徐明朝

又一个WordPress站点

怎么去雷神岛这30条萨提亚理念解读了修复自我价值的核心力量-家和萨提亚心家庭

这30条萨提亚理念解读了修复自我价值的核心力量-家和萨提亚心家庭



导读:“自我价值”是萨提亚的核心理念,萨提亚致力于发展一个人的高自尊、高价值感,如何理解一个人的原生家庭,如何提升一个人的价值感,本文的30条理念值得您反复琢磨、体会和学习!1one
1.我们生来就是真实的,每位小孩都有独特的个别本质或者生命力,我们和宇宙能量连结赵欣培,这就是我们的灵性本质。
2.生命之初就具有平等的价值,我们出生时就拥有这种价值。没有任何人的价值少于或多于别人,身为人以及独特的灵性自我,每个人都是同等重要的。
3.人类可以活出最完满的潜能,有能力以各自不同、更为有效、更多选择的方式来生活。每个人都有足够的内在资源,可以享有健康成功的生活,每个人都有成长的潜力。怎么去雷神岛
4.感受是普世共通的。感受属于我们,我们要负起责任。
5.人性的认同同自我价值感有关,因为唯有先尊重自己,才能尊重别人。

6.所有行为都有目的,我们要回区分行为的意图和结果。例如,小孩摘下母亲栽种的获奖花朵,可能是要当成送给母亲的生日礼物,有人会解释成小孩在搞破坏,但是更是当的解释是他想表达爱。我们要能把行为和人区分开来,才能以尊重的方式看见行为背后的人。不要因为不恰当的行为,把小孩贴上“坏”的标签,他只是以特别的方式作出不被接纳的行为。
7.行为是应对的结果,应对会呈现出我们的价值感。我对自己有什么感受,会在我的应对中呈现出来。如果我对自己有不好的感受,就容易表现出不好的行为。
8.治疗会推动正向的生命力,帮助我们把不健康的功能转化成更健康的模式。所有萨提亚取向都是导向自我提升价值感,也称为自尊,这可以透过自我照顾和自我接纳来练习。
2
9.我们常常选择熟悉,而不是舒适,宁可重复痛苦的旧有经验,而不去寻找不同的经验。我们觉得熟悉就是舒适,有部分原因是可以预测其结果。
10.过去可能污染现在,也可能启发现在。现在的我们常常带着已经不再适用的就有学习或者期待,例如,儿时身体或者情感上的虐待,可能直到现在仍旧带着愤怒和无助感,我们可以选择继续当受害者,也可以选择看见自己得以生存下来的内在力量。
11.我们无法改变过去发生的事情,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新的理解,产生对新的应对,而改变过往事件对我们的影响。欣赏和接纳过去,可以增加我们处理现在的能力。
12.小孩可能觉得求生存并保有爱的唯一方法是配合和顺从。当小孩隐藏独特的自我,为了得到爱而配合别人时,就产生低落的自我价值感。这种做法就是把自我的定义交到别人手上,也把自己的权力交给别人。为了隐藏真实的感受,小孩会说出他以为大人想听的话,换句话说,就是采用不一致的沟通。这种不一致的沟通常常是低自我价值感的指针。

13.另一方面,当人觉得可以自由做自己,表达真实的自己,就会出产生高自我价值感。首先,他必须知道和接纳自己的原貌,并尊重自己。所以他不会为了得到爱而否认自己的真实情形。他能保有自己的权力,愿意承担别人可能不赞同的风险。即使他重视的人不同意他,仍旧对自己保有正向的感觉。
14.内在感受和外在沟通的一致是基于高自我价值感。一致的人能够自由说出自己的看法,掌管自己的感受和行动,也为自己负责。
15.每一个家庭都会一代又一代地传递道德观、规条和态度,这是通过意识和潜意识吸收到的。
3
16.父母努力做到最好,但常常重复自己成长过程中在原生家庭所学到的。治疗的目标就是接纳父母是凡人,从人性的层面看他们,而不是从他们被制定的角色(如父亲、母亲等)的层面看他们。当我们才从人性的角度与他们连结时,才能认识自己的人性。
17.回顾原生家庭的目的并不是指责或评断家人,而是找出他们拥有的内在力量和正向特质,并从过去的经验中学习。性格是个人独特家庭的现实状况,学习求生存和应对的过程中发展出来的。
18.父母不是小孩的敌人。父母常常重复自己成长过程中所熟悉的家庭模式,即使这些模式是功能不良的。

19.我们最初、最重要的学习经验发生在母亲、父亲和小孩之间的三人关系,所以三人关系是身份认同的基本单位。我们的自我价值感不论高或低,都是在其中发展起来的。
20.如果三人关系是滋养的,小孩就会发展出高自我价值感,反之亦然。
21.小孩在成长过程中,学会要符合父母和社会的期待。他们的顺从是为了得到爱与认同。小孩在最初的三人关系中学习生存和成长,在其中学会应对方式,包括如何处理感受,如何于自我和他人 互动。
22.小孩需要依赖大人的爱、照顾和赞同,才能觉得自己有价值。长大成人后,就要通过内在的方法维持自我价值感,而不依赖别人的赞同,这是很重要的。
4
23.父母的态度会在互动中传递出来并影响小孩经验世界的方式,由此觉得世界是安全的,或者是危险而需要防卫的,以避免自己受到伤害。
24.父母的期待会提供一种形象,使我们觉得自己应该成为那种人。为了讨好父母和家庭、小区、社会中的权威人物,我们会顺从规条和期待,而使自我价值感的发展受到阻碍。
25.自我价值感的发展基础是别人的赞同和不赞同。为了得到认同,以及渴望受到注意,小孩会试着符合家庭的期待和规条,之后则想达到社会的期待和规条。这些规条和期待可能成为他的重担。
26.在我想要什么,我是什么人,和我认为我应该是什么人得到认同之前,会产生内在的挣扎。为了讨好别人,得到认同,常常会放弃真我的深层渴望,而成为高成就者,以赢得渴求的赞同。
27.我们会发展处符合外界期待的模式,代价则是放弃真我,人生可能因而变成一种义务。

28.压抑或者潜抑感受时,就阻塞了自己的能量,常常在自己身上制造出症状,例如自怜、上瘾、忧郁、攻击性、强迫症,甚至是情绪上的症状,以及身体的症状。
29.我们拥有选择:顺从外界的期待和规条,或是倾听内在的声音,接纳和尊重自我。我们的任务就是平衡真我的压力和期待,因为外界的期待仍然是每个人要面对的现实,。自我的压抑常常导致我们不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于是无法觉察自己的人生可能想要什么。因为缺乏对真我的觉察和欣赏,而丧失了内在和谐。
30.透过自我觉察和勇于选择,我们得以扩展自己的观点、改变自己的解释、取用自己拥有的所有资源,而与我们的人性连结更深。家庭重塑提供一个
机会,放下与父母的为满足的期待(如果这些期待已经不再适合我们),使我们能自由的接纳、重视和实现身为成人的我们对自己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