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明朝

又一个WordPress站点

松香酸钠百姓长廊——施姓-福州百姓长廊

百姓长廊——施姓-福州百姓长廊



百家姓氏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施姓,中华姓氏之一,百家姓排列第二十三位。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古老姓氏,人口约二百五十八万四千余火墓贵妇,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16%左右。

1姓氏源流
源流一
源于姬姓,为春秋时期鲁惠公之子姬尾生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据史籍《通志·氏族略》、《元和姓纂》等记载,春秋时期,鲁惠公姬弗涅之子中有个姬尾生,字施父,史称施父尾叶剑波。在鲁桓公姬轨(姬允)执政时期(公元前711~前694年),姬尾生成为鲁国的大夫。据说,姬尾生精通音律,曾视来访的曹国太子赏乐姿态之变化,断言其父曹伯将不久于人世,后来果然应验。鲁桓公深敬姬尾生之才,委以重用,施父后成为春秋名臣。后传到其五世孙姬孝叔之时,干脆以先祖名字为姓氏,称少施氏、亦称施父氏,以示与别的家族不同陈独秀乳赋,后省文简化为单姓施氏,世代相传至今,史称施氏正宗。
源流二
源于妫姓,出自夏王朝时期诸侯国施国,属于以国名为氏。据史籍《姓氏考略》记载,夏王朝时期诸侯中有施氏,建施氏国,其故址在今湖北省恩施县一带。
商汤灭夏桀之后,施氏国亦随之灭亡,其后大高静流,施氏国的公族子孙就以故国名为姓氏,称施氏,世代相传至今,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

2迁徙分布
迁徙路线
施姓发祥于古时的鲁国,即今山东西南部一带。春秋时,出现了施姓历史上最早的两位名人,即孔子的弟子施伯和施之常,均为鲁国人。春秋末期,鲁国被楚国所灭,施姓开始散居在山东大地繁衍。秦汉以前,施姓开始向邻近的河北、河南、安徽、江苏一带播衍。施姓进入福建,大约是唐代中期御医皇后,即公元七世纪之时,有一位叫施典的施姓先祖,随其父辈先行到达河南光州,后又南移福建,定居在泉州钱江乡。唐宋之际,居住在浙江湖州一带的施姓经长期繁衍,已经人丁兴旺,族大人众,并时有显贵者,从而形成了施姓历史上的一大郡望——吴兴郡。传至宋时,一位叫施炳的官人,从福建移至泉州的浔江,经过数代的繁衍,此支施姓后裔几乎分布于福建和广东各地,并成为当地大族之一。元时蒙古骑兵南下,江浙闽一带百姓避乱四迁,施姓有入广东、云南、广西、湖南、湖北、江西、四川者。
人口分布
当代施姓的人口已达210多万,为全国第九十七位姓氏,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17%。自宋朝至今1000年中施姓人口增加率是呈上升态势。施姓主要集中于江苏、福建、浙江三省,占施姓总人口的51%。其次分布于上海、湖北、安徽、台湾、云南、广西,这六省区市又集中了28%。

3得姓始祖
施氏族人大多尊奉施父为得姓始祖。
施父。春秋时鲁国君主惠公之子,名尾生,字施父,人称施父尾。其在鲁桓公时任大夫之职,据说他精通音律,曾视来访的曹国太子赏乐姿态之变化,断言曹伯(曹国国君)将不久于人世,果验。桓公深敬施公之才,委以重用,施父后成为春秋名臣。传到施公之重孙孝叔时,以祖名为姓,以示与别的家族不同,于是形成施父姓雷有信,后省去父字,遂为施姓。他们尊施父为施姓的得姓始祖。

4宗祠楹联
四言通用联
学宗洙泗;经讲石渠。
上联典指施之常,春秋时鲁国人,孔子弟子。下联典指西汉时期的施雠,甘露中参与石渠阁《五经》同异之议。
六言通用联
效颦本为美;洗帛珠孕身。
上联典指春秋时东施放颦。下联典指春秋时西施母浣帛于溪,有明珠射其体,遂感而孕西施。
七言通用联
名标青史千年在;功播清时万古传。
此联出自施耐庵《水浒传》中联语。
八言通用联
名著岂止水浒传;雄才非惟揽云集。
上联典指元末明初小说家施耐庵(约公元1296~1370年),原名耳吴燕珊。祖籍姑苏(今江苏苏州),迁居兴化(今江苏兴化)。元至顺进士。少精敏,擅文章。

施氏宗祠
5历史名人

西施,原名施夷光,出生于春秋末越国苎萝。天生丽质。时越国称臣于吴国,越王勾践卧薪尝胆,谋复国g7058。在国难当头之际,西施忍辱负重,以身许国,与郑旦一起由越王勾践献给吴王夫差,成为吴王最宠爱的妃子,把吴王迷惑得众叛亲离,无心于国事,为勾践的东山再起起了掩护作用万晨曦,表现了一个爱国女子的高尚思想情操。后吴国终被勾践所灭。

施世瑛,字玉华。隋唐之间安吉人零下911。东晋征西大将军施斌(亦作彬)之后。其家世代业农李妍希,多有积粟姜兴琦。好施与,有惠于乡里。世瑛喜骑射,英武果断,为乡里年少敬钦追随。隋末,天下大乱。世瑛集宗族及乡里子弟姚尚武,以军纪相约束,聚粮执戈自守,乡土得以安宁。及闻李渊起兵反隋,率众归附。唐武德三年(620),朝廷命世瑛镇守武州(今武康),每遇征战,必身先士卒杨露璐,屡建军功。高祖赐金钟一口,下诏褒扬,升桃州(今广德)刺史。不久病卒。朝廷命立庙于今安城金钟山祀之。

施耐庵(约1296—约1370)范群侦,原名彦端,字肇瑞,号子安,别号耐庵。泰州兴化人,祖籍苏州,舟人之子车水马龙造句,生于兴化白驹镇(今盐城市大丰区),13岁入私塾,19岁中秀才,29岁中举人,35岁中进士。35岁至40岁之间官钱塘二载,后与当道不合,复归苏州。至正十六年(1356)六十岁,张士诚据苏,征聘不应;与张士诚部将卞元亨相友善,后流寓江阴,在祝塘镇教书。71岁或72岁迁兴化,旋迁白驹场、施家桥。朱元璋屡征不应;最后居淮安卒,终年74岁。著作是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

施琅(1621年—1696年),字尊侯,号琢公松香酸钠,福建省泉州府晋江县(今晋江市龙湖镇衙口村)人,祖籍河南固始,明末清初军事家,清朝初期重要将领。
施琅早年是郑芝龙的部将,1646年(顺治三年)随郑芝龙降清。不久又加入郑成功的抗清义旅,成为郑成功的得力助手。1681年(康熙二十年),康熙帝采纳了李光地的意见,授施琅福建水师提督洛甫简历,施琅积极进行攻讨台湾的部署准备。李一情1682年(康熙二十一年),康熙帝决定攻台,命施琅与福建总督姚启圣一起进取澎湖、台湾。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六月沈思倩,施琅指挥清军水师先行在澎湖海战对台湾水师获得大胜。上疏吁请清廷在台湾屯兵镇守、设府管理,力主保留台湾、守卫台湾。因功授靖海将军,封靖海侯。
1696年(康熙三十五年)施琅逝世,赐谥襄庄,赠太子少傅衔。施琅死后与其妻王氏、黄氏合葬。泉州城内有靖海侯府和施氏大宗祠。在同安东郊有绩光铜柱坊,现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我们致力于保护、挖掘、传播传统文化。欢迎各界人士前来寻根访古、淘宝品茗、说文论道……



招商热线
0591-38158866
张先生:17689278994
黄女士:13559117731
洽谈地址:贵安新天地·福州百姓长廊黄如论书法馆
福州百姓长廊“黄如论书法馆”、“中国名人书画馆”(周一至周日)免费开放时间:9:00-17:00
交通指南:
地址:福州贵安新天地福州百姓长廊。

长按图片自动“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福州百姓长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