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在每一个推而即往的窗外-葛小夜
未来在每一个推而即往的窗外
——电影《路过未来》观后小感
清晨醒来拉开窗帘透过窗户能看到窗外高大的树木生出了夏天的葱郁,一整个城市开始流动。
关于《路过未来》我已经看过了很多种解读,从漂泊到归宿,从家乡到故乡。我们这个时代正在将传统的归宿的观念打碎,所以关于漂泊与故乡也正在重组。今天我看了这部电影,关于电影我想从我的角度做一个观影记录:关于“窗”的意向。
本来这是我在观影后的见面会上想要问导演的一个问题,但是我非啊,不是最完美控卫,是因为我的位置实在是太远了,远到了最后一排的影子里。然后我只能默默的放下手,回来自己嘟囔嘟囔了。
影片中有很多关于窗户的镜头,我对此产生了好奇。其实我想要问导演的问题是,在影片中这么多组窗的意向,窗是否意味着人物们情绪宣泄的出口?
先说一说几个我印象深刻的关于窗的镜头吧。
耀婷父母住的出租屋地铁旁的窗户。镜头的中心是窗户建平中学西校,窗户并没有打开,一会儿便是一趟地铁轰隆隆的开过去,遮住一半的阳光庾家麟。这组镜头出现的时候刚好是耀婷的父母决定离开生活了十几年的深圳回到甘肃老家的时候。前一天,耀婷的父亲曾经上工的工厂发生了坍塌。再前一天,耀婷和父亲在医院检查出父亲的腰病,工厂辞退了耀婷的父亲。
窗外是轰隆流过的城市,此时却和这家人无关。
耀婷一家举家返回甘肃老家的卧铺车的车窗。耀婷的父亲坐在我们熟知的卧铺车窗旁的凳子上,他看着窗外,窗外是灰色的天空和干燥的空气。他们由火车转汽车,下了车的那一刻,耀婷的父亲惊诧地表示,这是哪儿。许久未见的家被一群羊当成了乐园,晚上亲戚们围着昏黄的灯光叙旧。
窗外越来越熟悉的风景将人们带回家乡,也可能只是“家乡”二字而已。
透过建筑楼盘模型无数的窗户看到的耀婷的脸。耀婷想要在深圳买一套房子,她希望能把父母和妹妹都再接回深圳。售楼的小哥机械地说,深圳的房价啊一天一涨,要趁早买啊。无数的窗户窥视着耀婷的脸,她是勇敢但怯懦的。
影片中我最喜欢的三个窗户的构图其中一个是耀婷倚靠在砸满雨珠的玻璃上,看不清外面的风景。耀婷的工厂临时停工,但是她却要付房子的首付,也要让远方的父母过得安好。于是,最终他成为了新民的试药人绥滨天气预报。有的时候我们想要暂时忘记生活内的一个又一个琐碎的现实,我们常常会望向窗外才子骂小花,在远眺的时候骗自己可以化作自由的风。只不过现实像窗外的雨砸进了耀婷的心里,并没有给她看清远方的机会魔主倾世。
窗子里透出了新民惊讶的表情,是惊讶、瞬间的欣喜、汹涌而来的懊恼、接踵而至的愤怒。新民发现在网络上那个有责任感让他动了他拒绝给介绍试药工作的女孩,就是耀婷。我想那一个那扇窗子是揭开真相的窗子,新民对耀婷复杂的感情向窗外倾泻而出。新民在这一瞬间的情感爆发和变化都通过窗户上映出的影子表现出来,耀婷看不到,新民自己也看不到白小曼。他愤怒的赶走耀婷,他是想要保护耀婷,哪怕至少是身体上的健康。可是这在耀婷看来无疑是神经病一样的转变。
李倩去世的病房的那扇窗。李倩是一个我感到悲悯的人物。我不讨厌她,甚至觉得这个女孩子是可爱的,她努力的赚钱整容想要变得更漂亮,想要脱离自己不喜欢的生活。可是她死在了手术台上。她的头朝着远处灰蒙蒙的窗户,新民站在窗边一直看着远方。我们常常会去讨论说,讲述现实的电影要表现苦难么,要刻意的内敛以达到外放的效果么?其实不用,因为真正的现实中发生的事情往往让人猝不及防,真正的苦难往往是无力回天。它既不内敛也不外放,而是会在发生的那一刻化成无数的绵密的针扎进活着的人日后的生活里,产生钝痛的效果。李倩因为整容太多次,他的老父亲都认不出她来了。就像窗外的灰色的天空,那一刻你也不记得天空曾经是蓝色的。
新民家拉着窗帘透着明媚阳光的窗。新民把耀婷接回自己家,那时候已经检查出新民的肝和耀婷的不匹配。他俩一个坐在窗边的床上一个坐在窗边的椅子上,新民给耀婷有一句没一句的说着自己的父亲母亲,自己和这个城市的关系。谁不是外来的人呢,可谁又不是城中的人呢。心灵魔术师末了新民要出去办事情,他和耀婷说你要是无聊就看看窗外的风景。接下来是我最喜欢的一组镜头的移动。耀婷打开窗户,镜头拉远,从窗子到楼房到街道到城市和天空相交,新民骑着摩托穿行在箱子里。曾国犹这一组镜头是耀婷和新民的一种连接,至少我觉得此刻新民找到了自己的寄托g5308w,虽然这个寄托可能会在来日愈加沉重。
新民的建筑工地未即装好的窗。耀婷来找新民,他们在早晨的杂乱的建筑工地一起往远处看。新民说,那边就是香港了,透过那边的窗户可以看到。可是他和耀婷却看着这边的窗户谈论着北方的下雪天。他说总觉得下雪了人们就不用干活了,不像这个城市人们永远都在干活。耀婷说,我爸说甘肃的冬天会下很大的雪。他们看着窗外现代化的建筑和刚刚睡醒的城市,眼中是飘摇的大雪天,那让他们得到片刻的喘息和长久的向往。
又是卧铺车的车窗喜洋时代影城,这一次是卧铺的这边。这是一个很长的镜头,镜头的构图一直对仗工整,一边是新民一边是耀婷。车窗明明灭灭乔乔纳斯,经过山洞,又走出山洞,车窗外开始出现荒漠的颜色。这是第三组我喜欢的和窗有关的意向。这组镜头中,新民和耀婷都找到了自己的未来。耀婷在睡梦中恍惚之间遇到了骑着白马的自己,她不停的追逐那匹白马,生就是她想要的未来曾芳林。而新民泡好了两桶泡面,一桶给睡着的耀婷,一桶自己吃。他一边吃一边抬头看一眼耀婷,再吃一口再看一眼耀婷,他看着耀婷温柔的笑着。
虽然这是个一开放式的结局,但是我们都知道生活只会给他们一种必然性,不过没关系,只要你的心里还有一个明日可期的未来就好。
整部电影的叙事都平实的,有很多意向冲进来然后就消失了,也有很多东西你看的时候会觉得它们模糊没有头绪迷情爱恋,甚至不知道要讲什么。是这样的,这就是生活。你只能看到你看到的部分,却想不到那些你看不到的部分与生活发生着怎样的关联。但是你不能说,它们不存在。
我们常常会去讨论说,这样的电影是不是在贩卖苦难。这部电影不是的,它只是用很温和的镜头讲发生着的事情。如果你没有经历过你就说那是苦难,这么说是没有道理的。在现在的社会中,城市中忙碌的人群有千百种生态仲村佳树,每一个人都像工蚁一样在寻找自己的未来。未来可能是具象的,也可能是抽象的刘万鑫,可能在故乡,也可能在远方。我们没有办法用一个标签给予未来一个定义,那就太狭隘了。但是你要最大限度的去理解生活的样子,它万象多变,它本来就复杂。
看完了电影我会想到很多翁云凯,也有很多是没有办法整理出来的碎片一样的思绪。有的时候我在想,其实我们是需要这样的电影的,它就像一扇窗户,打开它,能看到众生的样子。
我想我们每个人都有那么一扇窗户,一个出口,一个可以企及的远方,一场遥远的归宿,一个尚不可知的未来。
二零一八年 五月十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