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世界历史,并扭转近代文明的六种植物-大自然与人生
哥伦布大交换也替两个半球带来了人口增加和多样的新作物品种和牲畜。
虽然《改变历史的50种动物》大多还是来自欧亚大陆或海洋,可是美洲却贡献了欧亚非大陆更丰富多样的作物!
在当时的探险者将它们带回欧亚大陆之后,原产自美洲的玉米、马铃薯、橡胶、辣椒、可可、淤草、花生、蕃茄、番石榴、木薯、木瓜、向日葵、番薯、四季豆、腰果、胡桃、香草便成为欧亚大陆的重要作物赵丽宏的资料。
日本饮食文化史学家酒井伸雄的《扭转近代文明的六种植物》就挑了其中六种植物,探讨其起源、原产地、在当地如何被运用等等。
酒井伸雄以这些植物们的传播轨迹为纵轴,饮食文化、政治与产业为横轴,透过一则则的历史事件与故事,看到西方国家如何因此快速掘起与强大,它们如何丰富、改变人类的生活,进而推动世界文明的进程。
1.>>马铃薯<<<
《扭转近代文明的六种植物》先谈马铃薯。
马铃薯的原产地是安地斯高地,孕育出出印加文明的马铃薯,原本是有毒的野生芋薯类,可是当地人却善用气候条件製作的马铃薯乾。
马铃薯横渡大西洋到欧洲后,食用性原本不受青睐,而德国是最早把马铃薯当成主食的欧洲国家,后来法国科学家帕门提尔(Antoine-Augustin Parmentier奋韩大飞,1737–1813)巧妙地让马铃薯成为法国家常菜。
欧洲国力蓬勃发展要拜马铃薯之赐,马铃薯的热量是麦类的四倍,还可预防恐怖的坏血病。
马铃薯生长在地底,所以不易被战火摧残。欧洲人在冬天再也不用吃又臭又难吃的盐渍肉,因为马铃薯可以存放过冬,在冬天还能用来喂食猪隻,让欧洲进入真正的肉食社会。
但是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爱尔兰却因为太过依赖马铃薯而让晚疫病(Phytophthora infestans)的卵菌(Oomycete)造成马铃薯腐烂而在1845年至1852年酿成大饥荒,让当时英国统治下的爱尔兰人口锐减了将近四分之一 。
2.>>橡胶<<<
现代社会生活不可或缺的轮胎,是起源于美索不达米亚的车轮。当年条条大路通罗马时,凯尔特人製造出品质卓越的车轮,可是当时的车轮就算再耐用,却谈不上舒适。
生橡胶的特性成为实用化的阻碍,因为太热时会熔化,太冷时会硬裂。让生橡胶得以量产实用的硫化技术发明后万世三国,橡胶不再随著温度变化影响弹性,于是让自行车和汽车乘坐舒适的充气橡胶轮胎终于登场。
当时巴西垄断所有橡胶生产,都是来自三叶橡胶树的树汁。英国人后来偷渡出三叶橡胶树种子,在东南亚发展橡胶农场。
马来西亚迄今还是重要的橡胶生产国,橡胶园几乎到处都能看到,我大伯从前就是在橡胶工厂上班的,还得忍受橡胶处理时的恶臭。
虽然战争催生了合成橡胶,可是天然橡胶还是有不可取代的用途。
除了轮胎以外,天然橡胶还有许多用途,例如用来製造乳胶手套和保险套。
谈到这个,就提一则趣事。有位美国朋友在来访台湾时,说他大学班上有位从英国来的同学,有天做作业时要和班上同学借橡皮擦柯蓝李泉,就问同学能不能借她rubber,结果大家不仅不借就算了,还用奇怪的表情和眼神回她史逸婵。
她后来才知道,在英国叫做rubber的橡皮擦,在美国叫做eraser,而rubber在美国是保险套的俗称。
3.>>可可豆<<
<
可可豆来自生长于热带雨林。
可可豆的採收过程中,要让可可的果肉腐烂发酵,小时候亲友家有种可可树,可可果的腐烂发酵会发出很噁心的气味,完全无法和巧克力联想在一块。
约在三千年前,美洲的玛雅人就开始培植可可树 ,称其为cacau。
他们把可可豆烘乾碾碎,加水和辣椒,混合成一种苦味的饮料鲜于贞雅。
这种饮料中的可可硷和微量咖啡因可产生兴奋作用。该饮料后来流传到南美洲和墨西哥的阿兹特克帝国,阿兹特克人称之为xocoatl,意思为「苦水」,他们为皇室专门製作热的饮料,叫Chocolatl,意思是「热饮」,是「巧克力」这个词的来源。
16世纪时,哥伦布和西班牙人都发现并描述了这种植物和饮料,但他们对其不感兴趣。
1544年一个来自多米尼加的玛雅贵族代表团拜访了西班牙的肺力王子(Felipe II,1527-1598) ,他们随身携带自己喝的可可饮料,是加了香草等香料的起泡沫的饮料,引起西班牙人的兴趣,他们也开始喝这种饮料,并加入糖和其他配料。
巧克力后来成了法国上流社会的饮品。不过巧克力饮料后来竞争不过咖啡与红茶,邢育森在末落后又浴火重生从饮品演变成固体巧克力。
在阿兹提克帝国时代,巧克力属于药物。刚传入欧洲时,巧克力也被当成药物使用。
巧克力含有丰富的镁、钾和维他命A以及可可硷。
对人类来说,可可硷是一种健康的反镇静成分,故食用巧克力有提升精神,增强兴奋等功效。
近年一些研究也发现了黑巧克力对健康的效用,搞不好有一天会让黑巧克力晋升成健康食品。
4.>>辣椒<<<
辣椒原产于中南美洲热带地区。从墨西哥到秘鲁,古印第安人在不同地域纷纷驯化了这种作物,早于公元前7,500已用作烹调食品。
厄瓜多出土的一系列考古证据指出美洲人在公元前6,000年已懂得种植辣椒,其耕作纵影遍及美洲中、南、北部,从秘鲁到墨西哥皆留有古人培植辣椒的资料。
在野外散播辣椒种子的是鸟类,因为鸟类完全不怕辣。
葡萄牙人致力推广辣椒,为单调的饮食生活增添变化。
辣椒迅速普及于亚洲和非洲,尤其是印度和东南亚,是料理辣椒的高手。
辣椒经年累月深化为中国料理的一部分,川菜和湘菜都无辣不欢。
根据维基百科,明代前中国传统的辛香料主要有薑、花椒、茱萸和胡椒等,尤以花椒为主,没有辣椒。
史料记载,辣椒是在明代末期,由海路从美洲的秘鲁、墨西哥传入中国的。初见于明末姚可成之《食物本草》,主要作为药物使用,自吕宋或荷西台湾传入福建月港后称为番仔薑,再直接或间接传入日本称为唐辛子,同样作为药物使用,用来内服怯寒暖脾胃或外擦防冻火机吹,《农政全书》《通雅》等明代著作亦称为番椒,最早称为辣椒的记载,则见于明代汤显祖的《牡丹亭》。
并且辣椒最早亦作为观赏植物,放进菜肴中的时间较晚金雄鎔。史料记载贵州、湖南一带最早开始吃辣椒的时间在清乾隆年间,而普遍开始吃辣椒更迟至道光以后。
喜爱辣椒的欧洲国家不多宋朝灰姑娘,匈牙利除外,他们为了保护匈牙利辣椒粉,还严禁把甜椒种子携带出国。
16世纪至17世纪辣椒传入朝鲜半岛,朝鲜半岛的民众就利用辣椒醃製食品,逐渐成为各款韩国泡菜必备的主要配料。
辣椒在战国时代传入日本后高嘉晗,创造出全新辣味文化的七味唐辛子。咖哩饭是第二波辣味革命的幕后推手,因为咖哩是从英国传入日本的,在日本咖哩饭是被视作西餐。
5.>>烟草<<<
吸淤的习惯起源于安地斯高地。心律失常如何治疗
欧洲过去鼠疫流行促使香淤普及,香淤被奉为万灵丹。西班牙以雪茄为主流,葡萄牙是促进香淤普及的幕后推手。
各国吸淤习惯不同,法国流行鼻淤,英国流行淤斗。
淤草传入日本我后,演化出日本特有的淤管。日本过去流行淤丝段乃心,独当一面的成人才能吸淤。
使用燃烧的方法吸食淤草是最不健康的方法,因为淤草燃烧后会製造出许多比尼古丁毒很多的有毒物质;而且这种方法也很容易造成他人受到二手淤害。
淤草中还含有不少致癌物质,而吸淤及二手淤更是有强烈的致癌性。淤害毒物苯并芘、一氧化碳、睾丁蛋白、尼古丁等等,可导致精液质量下降,并可诱发精索静脉曲张。
吸淤,先使神经系统兴奋,后又加以抑制,最后则使神经麻痹,导致勃起功能障碍。
6.>>玉米<<<
新大陆的主要谷物就是玉米。
《扭转近代文明的六种植物》最后介绍兴起于墨西哥的玉米农业,以及老墨巧妙的三种作物複合式栽种法,还有玉米磨粉製作玉米饼来包墨西哥卷邱戎红。
玉米在安地斯地区是酿酒原料。养殖肉鸡带动的大量肥育产业,实现大量肥育的技术开发,不断演变的家畜饲育,让玉米成了配合饲料不可缺少的重要饲料。玉米现在是全世界总产量最高的粮食作物。
除了当作粮食作物,玉米也曾经是重要的遗传学模式生物。
《玉米田裡的先知:异类遗传学家麦克林托克》(A Feeling for the Organism)就详细描写了美国女性传学家麦克林托克(Barbara McClintock,1902 –1992 ),如何利用玉米做遗传实验而发现跳跃的基因。
麦克林托克的实验结果太过艰涩难懂,以致她的研究被忽略了好几十年,还好她还是荣获198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如果没有哥伦布大交换异镇演员表,我们现在的世界绝对会乏味许多。
在充分了解上述六大植物与人类社会密不可分的关系柯受良葬礼,以及其成为现代社会重要支柱的发展历程,我们会体会到,我们确实活在一个富足而幸福的时代。(来源:每日海外博客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