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杨柳飞,翠湖边,听一曲春晓,撩心梢-1997走四方诱红楼11
《翠湖春晓》是聂耳根据云南昆明洞经音乐改编而成的民族管弦乐曲清虚道君,是一首充满乡恋之情的音乐诗篇。
我去过的城市不多,但是昆明一定是最让我难忘的地方。山岸秀匡
“春城无处不飞花”是对这座城市最好的赞誉风云之邪剑,而这样的赞誉确实实至名归的。这一次的云南之行,我路过昆明三次聂小凤,这里是我支教出发的地方也是我旅行结束的地方。
这座城的人汲着彩云之南的灵气,脸上却写满闲适与淳朴。在不同宗教文化的熏陶下谈生出万变的文化历史、音乐艺术、美食语言张楚生。
初到昆明已是华灯初上,却意外的看到了昆明另一种妩媚的美。
入夜后的昆明有一丝温凉,微风吹在身上舒服极了。我选择去了当地有名的美食街园西路翻滚吧牛宝宝,这里热热闹闹,挤满了小摊贩、小酒铺、小吃摊,当然,还有各路大显身手的艺人。
吃饱喝足顺着胡同走下去再拐几个弯就到了翠湖公园,翠湖周边自明朝起便是云南历任行政官员青睐的官邸首选之地,其中最知名的一位便是吴桂三了。清末以降,云南融入近代化大潮。随着陆军讲武堂、东陆大学、西南联大等教育机构陆续入驻翠湖附近,各路名流聚集于此,一批文化古迹由此留存了下来。
云南大学就坐落于湖畔刘靖康,学校里古迹众多,如标志性建筑会泽院,是前来游览的必去之地,据说钟楼附近的参天大树,经常可以看到小松鼠的身影,致公堂是闻一多最后的演讲举行之地,映秋院的设计出自林徽因女士之手……
当天我本想去云大的图书馆参观,却遗憾的错过了开馆时间曾光希,便顺着原路绕回了翠湖,傍晚时分有许多老人围坐一圈拉着乐器都市金牌散仙,用官渡话唱着我听不明白的歌谣,不过我并不介意莫子潇爱拍。
左手捧着刚烤出来金黄的洋芋,右手拖沓的打着拍子香港奸杀奇案,慵懒的倚靠在长栏上,享受着昆明的温吞与洒脱。
而这三分洒脱也不是与生俱来,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使人们对生存少了几分敬畏,2000多年前的“西南丝绸之路”造就了昆明复杂的历史背景和多元化的民族文化,使得昆明人常怀包容、开放之心。
在昆明的第二日,我去了云南民族村、云南民族博物馆和云南省博物馆。翻看他人写的游记多数提到了民族村,但上面却没有列出这两个博物馆,事实上我认为博物馆是凝聚了人类历史和文化的重要场所,更是一场盛宴和享受,而且幸运的是我有幸认识了云南民族博物馆资料中心馆长高翔伍朝辉,这也是此行我遇到的第一位老师马玉柔。
云南民族村远离昆明市中心,一大早天还蒙蒙亮我就坐上了183路车经历了2个小时的颠簸我终于来到了这个云南民族文化的展示窗口。这里将云南多民族文化、宗教信仰、建筑艺术、生活环境、音乐舞蹈浓缩于湖光山色之中。
最惊喜的是,基本每个少数民族村里都会有本民族的民间艺人演出。在和村中艺人的聊天中我得知,现在村中的民间艺人大致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本身就在当地或本民族享有一定声誉,另一类是具有一定的手工技艺,借助民族村获得更多的认同。
无论是哪一类型的民间艺人微风细雨,他们在实现价值的同时,也使得逐渐走向衰亡的民族文化以全新的姿态走进了大众视野牛胜男,进而获得新生。
云南民族博物馆与对面热闹的民族村相比,着实冷清了许多,几蔟人在馆外等车,而馆内除了工作人员未见几名游客九转战帝。作为拥有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云南民族博物馆里主要展示的就是少数民族的服饰、艺术、文字、生产生活工具,即便是漫无目的的在馆内闲逛也让我感到幸福至极。
馆内的资料中心像一个小型图书馆,里面有唱片、摄影集、图书、古籍等等。
云南省博物馆是西南最棒的博物馆之一,位于广福路,旁边是官渡古镇,馆对面就是云南省大剧院,遗憾的是剧院当天被占用不对外开放。
云南省博物馆通体砖红扎根于这里的红土地,正方体的建筑取意云南一颗印式传统建筑,外墙的折面体和长缝造型喻意云南石林k2288,而铝制穿孔板在阳光下充分展现云南“有色金属王国”的独特地位和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
这里有西汉时期的青铜器、南诏和大理国时期的佛造像。我去的时候适逢“中国古代马文化展”,汇集历代文物精品100余件,并有幸看到了云南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牛虎铜案”就在文明之光展厅。
不到云南省博物馆你很难相信这个远离中原腹地、偏安西南的地区居然创造出如此灿烂如许的文化。
在中长国的历史河中,昆明从来都被认为是荒蛮、贫穷之地……但自从庄躡开滇,随着中原文化一步步迁移至此法师驾到,多种文化艺术的碰撞交织影响并塑造了这座城的气质和性格,同时昆明也以其包容的胸怀孕育了华夏大地上种类最多的民俗风情。
昆明最后一站,我来到了人民音乐家聂耳的纪念馆,参观了聂耳墓、聂耳生平陈列室、聂耳音乐影视厅。总体来讲,影像资料保存较多,于我而言实在幸运至极。
当聂耳出现在课本中时,他就像一个遥远而不可侵犯的神;但在这里,他——是一位爱乐者、一位父亲、一位革命家。或许,他也是浮沉于历史浪潮里芸芸众生之中的你我——他,是聂耳九条望实。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