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明朝

又一个WordPress站点

微播易没有什么能阻挡吃货的脚步——不可辜负的哈尔滨美食(一)-轻松玩转哈尔滨

没有什么能阻挡吃货的脚步——不可辜负的哈尔滨美食(一)-轻松玩转哈尔滨
民以食为天。来哈尔滨玩豪俊影视,吃也是最重要的事情之一,特别是在冰天雪地里,肚子里有食,才能抵挡那寒风。也正是因为严寒的天气,才造就了独具特色的龙江美食。
作为东方小巴黎,四季鲜明的气候、异域风情的街巷、热情如火的性格,造就了哈尔滨兼收并蓄却更具乡土气息的特点,而俄式大菜、英法西餐、日韩料理,使冰城餐饮独具北方特色。这里介绍几道地道的哈尔滨菜,你在自己家吃不到的哈尔滨美食。
一、最想念的哈尔滨味道--锅包肉

要说黑龙江最出名的菜当属锅包肉,最初由道台府厨师郑兴文创出,传承至今,几乎成了哈尔滨美食的象征,也成为归乡哈尔滨人的思乡情怀的寄托。据说,因为哈尔滨俄罗斯人多,道台府经常宴请俄罗斯客人,郑兴文就把原来咸鲜口味的“焦烧肉条”改成了俄罗斯人喜欢的酸甜口味的菜肴。这道菜很受俄罗斯客人喜爱,哈尔滨也因此成为“锅包肉”的发源。因此,道台府也成为锅包肉的正宗饭店。老厨家店比较多吴飞舟,中央大街西七道街55号巴拉斯美食城楼上的老厨家,装修风格独具风格,有很多老物件,充满怀旧感,但是排桌人巨多京本政树,走累了正好可以休息一下。这里紧临马迭尔冰棍、波特曼西餐厅和华梅西餐厅,中西口味任你选。老厨家店较多,去道外道台府玩的可以去北十八道街的老厨家,去江北万达乐园的可以去万达茂三楼的老厨家网管哥,友谊路观江国际对面的老厨家交通方便,适合在道里游玩,或者从江北回来的时候顺道解决肚子问题。
玉氏滋味馆的黄桃锅包肉,是你除了道台府老厨家外的不二之选,用黄桃罐头取代糖醋汁或番茄酱,吃起来不腻,更适合口味清淡的南方朋友。玉氏有两家店,中央大街南头的西十五道街42号比较方便,是游客首选诸葛长青,但是面积不大,排桌时间较长,拥挤一些,适合人少的朋友左左木希。旗舰店在雨阳街,离果戈里大街的教堂直线距离大约300米,步行十分钟,面积大,特色包房多,哈尔滨人去那里的比较多,适合小家庭聚餐。地点在中山路花园邨宾馆后面的一条小街,革新街和雨阳街口往面50米,路边免费车位多停车方便。
说哈尔滨任何一家饭店都可以做出一盘让你流口水的锅包肉,可能有点夸张,不过好吃到“不要不要”的锅包肉,还是轻松加愉快的,这里再介绍几家离景点近,方便游客朋友解馋解懒解心宽的地方:知音酒楼,在花园街278号和鞍山街街口,哈尔滨人聚会的集中地,味好量大便宜,因此排桌较难,要是人多订包房至少得提前两天;在美食集中的大安街上,毛毛熏肉大饼和马家馆等几家店都不错,离中央大街百十来米初识恶魔法术,中央商城斜对面;西九道街的开封灌汤包子铺,包子好吃王平追悼会,锅包肉也很赞,只是服务会让你有怀旧感。如果你去道外中华巴洛克感受历史的,沉浸在老哈尔滨老道外的市井情怀之中,南二道街南头的百年老店张包铺是不二之选,包子好吃,菜也没得说,
喜欢去小店或者苍蝇馆子又吃不下油腻的扒肉坛肉肘子的,可以去传说中的“哈尔滨最好吃的锅包肉”春饼小吃,在钱塘街149号黑航住宅6号,海员医院南面的小街上,离江边很近,打车的话,司机应该都能知道。
二、最接地气的菜--杀猪菜
就像你没吃锅包肉就如同你没来哈尔滨一样,你不吃顿杀猪菜,你就不能真正地理解东北文化。有人会说楚人隐形,东北菜的特点就是一锅乱炖,我只能说“呵呵”了--炖是炖,可绝对不是乱炖。只有美味与营养结合,再配合东北严寒的天气,才是绝配。
记得小时候,也只有冬天过年的时候,才能吃顿像样的猪肉,多是在秋收农记忙结束之后的年前这段时间吃。而杀年猪,多是在进了腊月之后的事。谁家要是杀头猪,差不多就是全村的节日了,大家都来帮忙,也能顺便吃顿肉解解馋。农村做菜没那么多讲究,讲的是就地取材和好吃,也不用太多的调料,因此原始风味的杀猪菜现在倒成了人们喜爱的美食。其实,杀猪菜不仅仅是一锅酸菜炖猪肉那么简单,蒜泥白肉、蒜泥护心肉、拆骨肉能让你不舍得放下手里的肉;酸菜白肉(也就是肥肉)和新鲜的血肠咕嘟咕嘟炖出来,白肉的肥油被酸菜解掉,也有用冻过的白菜做杀猪菜,古丽扎娜再加上冻豆腐,别有一番风味。
当然,时间允许的话,还是最推荐去老动力区进乡街上的老六杀猪菜,吃着纯正的杀猪菜,看着搞笑的二人转表演,一举两得,会为你的东北之行留下一个难忘的夜晚。
三、乡土情更浓--得莫利炖鱼
东北特色菜得莫利炖鱼,据说已有100多年的历史。这道菜来自于松花江南岸方正县伊汉通乡得莫利村,伊汉通为满族“老牛岛”的音译汪侠,得莫利在满语里是渡口的意思。也有人说得莫利是俄罗斯语。这里的村民们依靠打渔来维持生计,上世纪80年代初,村里的一对老夫妇在路边上开了间小饭店,招待路上歇脚吃饭的过路人。他们把当地的活鲤鱼(也可以用鲇鱼,鲫鱼,嘎牙子鱼)和豆腐、宽粉条炖在一起,味道鲜美,过往的司机为吃上这的炖鱼,把“饭口”都挪到得莫利赛文加,好多村民也开始开“炖鱼馆”,成为吃鱼的好地方,好多人去依兰(哈尔滨下属的一个县,方正也是哈尔滨下属的县)漂流游玩时专程来得莫利炖鱼,从鸡西等地往返哈尔滨也会在这站一脚过过瘾。现在哈尔滨有不少鱼馆可以做得莫利炖鱼,但还是以王庆章最为正宗,在黄河路店(工大二学区和会展中心附近)和群力景江东路店(关东古巷附近)都能吃到正宗得莫利炖鱼。不过,由于鱼和粉条都需要时间,最好还是晚间吃才好匡政之路。当然黄晟晟,这道菜菜码比较大,加上你也不能只点这一道菜吴奇龙,人少的话有点浪费。
四、铁锅炖鱼

铁锅炖鱼和得莫利炖鱼有点异曲同工,源自黑龙江一带,当地渔民就地取材,用江里的水、江里的鱼、加点盐和葱花,在柴火上一炖,功夫不大就会香飘四溢,再在铁锅周围贴上玉米饼,加入东北木耳、东北干豆角、豆腐等素食炖熟,不失食材本身味道的同时,又蒙上鱼肉的鲜美,另一道美味油然而生。也有人把铁锅炖鱼称为“一锅出”,是指主菜和主食一锅做出来,适合忙碌的农家人,经过多年的改良,现在馒头、花卷、大饼、面条,均可入锅,美味又营养,难怪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哈尔滨吃铁锅炖鱼的地方较多,大到繁华街市、美食一条街,小到偏僻小巷,都能找到。但想吃到,最好吃的还是在江北龙江第一村,哈尔滨最正宗的铁锅炖鱼汇聚于此,铁锅炖鱼有20多家,比如老于头、胖姐……中原大道两侧无数家鱼村,随便一家都能让你不虚此行。稍远一点的龙华鱼村在松北大道转盘附近,是家老店,规模较大,吃起来放心。市区比较好的有百一大地锅,在开发区有老店,群力新区开了家新店,还没来得及去,目测应该不错,微播易只是不知道是不是像老店一样充满怀旧色彩,仿佛回到了七八十年代的农村萧瑟朗。民安街的山河屯铁锅炖鱼、道外钱塘街的大顶子山,东风街口的老家乡(离中央大街不远)斩魄刀实体化,都适合游客吃,离中央大街和老道外巴洛克景区距离近,可以去尝一尝。当然,会有朋友担心吃到天价鱼,个人觉得去江北吃鱼价格稍高一些,但也不会高到离谱冰雪微甜,过年的时候和家人也在第一村附近吃过鱼,人均消费六七十吧,就是多喝点酒也不会超一百吧。建议:去龙江第一村里面吃,或者回到市区吃,先看大众点评或美团再去吃顾珊珊。